从Google宣称可能退出中国到今天,有两周以上的时间了。Google说"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与北京展开谈判,但是至今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或者北京和山景城都没有对外发布。对这一事件最终结果的等待是令人纠结的,因为很可能这件事没有下文了。也许事情已经结束。但如果假定事情已经尘埃落定的话,Google输了。它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
如果是因为网络审查而发出离开的警告,Google在中国几年来均奉行网络审查的宗旨。在一个地方成立公司就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这为业界公认。而且Google被发现在其他国家同样有自我审查,与中国的区别只是在于中国只说是"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却没说是根据什么那部法律法规,而删除了对应结果。遗憾的是,这一点很容易用"我国当前法律尚不健全"来搪塞过去。如果是因为与北京有关的网络攻击,最无力的一点是缺乏充足的证据。北京声称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究竟有没有北京在Google公司安插的"特工"?这一事实极端重要。我认为在客观和主管上完全有可能。然而,缺乏证据。反对观点声称,如果Google真是因为"intellectual property"被盗,生存面临危险,那么Google应该是毫不犹豫的离开而并非还有谈判的可能。还有一种类似的观点称,Google有义务保证自己服务的安全,不能把安全性依靠在对代码的封闭上。对Google另外一个不利条件是,被指责与美国政府有紧密的关系,其"不作恶"的口号只是幌子。
虽然希拉里、欧巴马都对此事表示关注,但是北京明确表示,不希望把Google事件政治化。北京上一次类似的表示是在零八年,当时是反对把奥运会政治化。反对把什么什么政治化,就是以很礼貌的姿态说,你没资格跟我谈这个问题。
Google以什么原因发出警告,是因为网络审查、还是因为网络攻击、还是因为其他什么,这个问题重要么?不管是什么名义,它的立场是,要北京放弃网络审查,改善网络环境,放松网络政策。大家都相信,如果Google能迫使北京让步(虽然可能性不是很大),那对于我们的将来是大有好处。也许Google认为它凭这个目标就能获得大多中国网民的支持。然而,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以何名义发出警告,这个问题是极端重要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当人们对一个人发言的立场产生怀疑,他所说过的话,即使正确,也很难让人相信了。
我对Google的不满在于它擅自作出决定,没有顾及"中国人民的感情",甚至对于自己中国的员工,不但没有征求看法,而且没有提前通知。因此在感情上我对Google十分不满。但是,我们在谈论Google事件时,往往不自觉地抛开了背景,这正是北京所乐见的,就事论事就好。
我们不应忽视,Google事件是在我国网络环境全面恶化的情形下发生的。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从臭名昭著的绿坝·花季护航,对twitter的网站的全面封禁,对bt网站的封禁,到今日的备案白名单制度,更不要提对网瘾的妖魔化,版署与文化部可笑的战争。焦点访谈竟然可以面向13亿人民冠冕堂皇地污蔑Google涉黄,这已经不能不用无耻来形容了。更不要提这一年以来裹脚布一般的背时旋律的垃圾电视剧阴魂不散地占据所有频道。疯了!这一年来运动不断,"不折腾"三字箴言全扔到脑后去了。比起一年之前的今天,如今北京对言论的控制要紧张而有力得多。大家纷纷猜测接下来哪个网站会被封禁,人人自危。一个法制社会会是这样的情况么?或者这是因为所谓的"法制不健全"么?不能混淆黑白,这绝不是"法制不健全"。
在《看你妹之网瘾战争》中,精巧地运用了属于魔兽世界玩家的方言,精巧地运用了今日中国的新兴"典故",然而在最后一段,却令人遗憾地落入了纯情绪的发泄(太情绪化以至于我认为要走向不正确)。纯情绪的发泄是危险的,危险不仅在于不能走向正确的结论(并从之获得新的力量),而且给用心险恶的人留下给自己致命一击的机会。
Google事件,绝不应当仅仅看作Google公司与北京的摩擦。而这一事件之后——虽然结果未正式确定,但众人心中有数——黑暗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