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所有贵族,应以中国春秋为典范。贵族以武力保卫国家,非但亲自领导与组织战争,且身先士卒。两国交战,双方贵族先进行个人决斗。贵族组织进行农生产,传授农业技术。平民无指导不能顺利种地。同时,贵族还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者,宗教礼乐的实施者。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学问再到道德,尽由贵族所承担。
中世纪时的欧洲与日本,其贵族只是武力贵族,所负责的仅是武力保卫,因而其贵族只是骑士与武士。农奴与"农民"一般不参战。保卫国家是武力贵族的权利与义务。(这与中国历史上军队士兵多来自农民不同。因中国社会农民地位较高。因而日本的武士道与西方的"We are the warriors.",大部分中国人并不好理解。)而其文化,学问与道德责任,则由宗教僧侣所承担。中国从孔子后,此责任由儒士所承担。从汉起士族渐形成,成为新贵族。从隋唐兴科举办学校以来,学问不再为门第所垄断,凡民间有学问皆为士。故早早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口号的中国社会,可以说很长时间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族世袭的贵族的。(因而中国有极大的建国规模。)
贵族之没落,一方面在于社会的发展,文化、知识与技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而进步;另一方面则在于贵族自身的堕落与腐败。
中国的历史从春秋进入战国,贵族不再亲自参加战争。农业生产也已无需贵族进行指导,而贵族也懒于指导,井田制必然崩溃。文化方面,孔子之教已孵化出下层士族的百家争鸣。贵族必然沦落。东汉末年,董卓既灭,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本应作为道德与良知担当的儒士不去匡扶社稷国家,而是为了自身利益割据一方互相攻伐。本应担负道德责任的知识分子放弃了道德,便是忘记了最大的"仁",结果便是失掉民心。非但造成天下数百年混乱,更瓦解了自身。
类似地,武士贵族的职责是保卫人民的安全,而不是图逞私欲。隋唐的皇帝好大喜功,既有极强国力,肆意发动不必要的对外战争,随意役使民力。终于失民心而内部分崩离析。不知义也。
类似地,宗教势力如果忘却了自己教化人民、维护道德的责任,而只为自身谋取利益,腐化堕落,最终必为人民所抛弃。另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现象不断出现,原有道德与法度也应与时俱进。道德与文化和学问,本应是相辅相成的。如同《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所说武学与佛学的关系。而宗教学家们守在故纸堆里,忘却自己责任,放弃思考,墨守成规,不教民以智而传之以迂。
附: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中国科举到今天以来的知识分子,不应作为一种贵族来看待。因为在理论上,这里没有血缘继承和阶级隔断,而是一种今天说的优绩统治(Meritocracy)。谁聪明,谁就能脱颖而出。虽然没有恰当的教育和公平的考核,这种择优而录更多只是形式上的。以学问为敲门砖,以享俸禄为终极理想的读书人,终究不能赢得民心。而其学问至多也不过自娱。
资本主义化后直到今天的西方亦然。这里有相当好的类比。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不应作为一种贵族来看。知识分子拥有知识。资产阶级拥有金钱。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极度平等的。谁富有,谁就能脱颖而出。在实际上,金钱可以通过血缘继承;而在理论上,富有并不能通过理论继承。科举之后,袁术袁绍这样的四世三公之家极少出现了。而资本主义之后,也很少见富过三代的。科举制需要以相当程度的教育投入和公平的选拔作为补充。而资本主义需要以恰当的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来组成合理的财富再分配制度作为补充。同样,资本主义中以其他为标榜,以金钱为最终目标的成功者,虽有羡慕和崇拜,终究赢不得敬重。而其金钱至多也不过挥霍。
(由此也似可见,资本主义,公平的教育与选拔,合理的税收与再分配,已经是目前可能的最好的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