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其书而评其人,妄。那么我现在怕是有了一点评论这个在世的作家的权利了。不过还是从书开始,谈书就谈到人了。
《三重门》是受了很大《围城》的影响,否认不改变事实。我一直都当成一本特别的书来读,直到结局才发现,原来他是模仿《围城》!这个结局你说没有模仿钱钟书,那你就是在跟人玩游戏了。然后再回顾整部作品,就无法不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这整个像极了《围城》。然而不能说这是对《围城》的致敬,因为作者只是模仿没有致敬。整个故事的基调偏暗,但是作者用足够的机智创造了足够多的俏皮话,让人感到趣味,最后走到精心设计的绝望的结局。这都是《围城》的特色。主人公像极了作者,而除了主人公之外极少有好人。这也是《围城》的特色。我要感谢作者,作者让我重新思考了对《围城》的看法,我终于迷途知返,不禁感到高一的我是多么的肤浅,而我竟一直把这肤浅带到今天。
《三重门》不是一本好书。它太稚嫩。整体的结构一时拖沓一时闪跳,如果能用声音演示它的节奏,那就是折磨人的噪声。中心极散。说反抗教育制度,但更明显的是表现了一个韩寒的惆怅仇恨怀念但又诅咒的少年岁月。而在我看来之所以为何是这样的岁月,那是因为主人公本人。在主人公眼里,除了暗恋对象Susan以外就没有一个好人(虽然这种暗恋,以过来人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幼稚),从老师到同学到父母,到为数不多的打交道的除此之外的人。你没法不认为这是因为主人公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而且还是特殊的主人公。而且一定要想到,这是一个高一的人的作品,书里的俏皮话还是很值得的。
与《三重门》相比,《像少年啦飞驰》在文笔方面要成熟很多。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整体按照时间顺序,巧妙的时间穿插使故事富有节奏。并且作者俏皮话的特点继续发扬了下来。但是作者丢掉了在《三重门》中最重要的优点:真诚。这部作品唯一的真诚在于,作者当时已经把兴趣转到赛车上来,所以整部作品穿插大量关于车和摩托的内容。(另外还有一点真诚是,没有他原先幻想中的完美的Susan那样的女人。)除了这之外,空洞无物。继续并且高度发挥的主题是:这是一个屎尿横行臭气熏天的世界。在《三重门》中,你可以想象故事的场景。但是,在《像少年啦飞驰》中,你很难。尤其是主人公考上的大学,野山市(县、镇?)的师范:野山位于北京附近,要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到野山,野山周围有几座围着的野山故而得名,野山城里走不多远就到荒郊野外,野山城公路会有畜力车,野山师范有中文系、有哲学系,另外还有文学系,野山师范被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到香港参加辩论赛,野山师范旁边就是不干净的大排档和医院,野山城里到处是世界顶级车,野山的出租车可以跑掉车轮,野山的汽车飙速惊人,以至于你过马路最多需要等四十五分钟,野山师范男女混乱,流氓横行。如果你不这样想你是不会安心的:这就是一个高一挂七科留级再挂七科退学以数不尽的红灯照亮前程的最高学历仅为(非重点)初中的人,对于大学的疯狂遐想。如果你想更安心的话,他上高中是作为体育生以低于录取线14分而被市重点松江二中录取的。(在《三重门》里,主人公是花钱作为体育生的名额录取入市重点城南三中的。)野山是个很龌龊的地方,野山师范也是个很龌龊的地方,但是如果需要表现主人公的英明伟略,野山和野山师范就摇身一变为一流高层次场所。这就是作者的逻辑。而且很无法理解的是,这部作品需要死这么多人么?作者当时的状态真的绝望到顺手让人去死的地步?
虽然是上海人,但实际上是金山区亭林镇人,初中又搬到不远的朱泾镇,去松江的中心可能和去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时间差不多,标准上海人眼中的标准乡下人。上高中依靠长跑特长,虽然拿了全国的作文大奖,但还是是毫不意外的留级加退学。他的心中不可能没有自卑感。事实上,从《三重门》来看,这种自卑感是很强的。主人公在学业上无法面对"社会主义的好孩子"谢景渊,更无法面对学业优秀而且社团活动的红人钱荣。他不及。他所最擅长的一点就是否定。否定来自教育制度的一切,老师校长以及学业,否定在同辈中那些看起来的超脱、流行、声誉(虽然这些正是他所追求)以及真诚、朴实,以至于否定文学。如何保证自己不要被自己否定?那就是折腾。我折腾故我在。他有作文的大奖,有卖得很好的书,这说明他的文学水平"处于中国顶尖水平";他还拿过N个赛车大奖,这说明他的赛车水平"处于中国顶尖水平"。他正依靠"这两个最难赚钱的行业"养活自己,而且主动担当起批判政府的使命,更而且的是,他竟然谦虚地称自己并不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多么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荷尔蒙分泌旺盛的人,他不折腾是会死的,而且是真的会死的。他只有俏皮话,没有文才,更不是天才;如果没有新概念作文这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本质上像超女一样的存在,他根本直接就完蛋了。(没有超女的李宇春还是会活得很好的,可见如何做公众形象还是很重要的。在谷歌扫描图书事件上,韩寒表现出了精明的理智(要不,是理智的精明?),他知道,如果可以选择,那就站在官方的反面,这样生存得更好。总之,如果要否定两者之一,否定那个看起来更厉害的,这就是韩寒作为男人的直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