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经的秘密》 (The Secrct of Kells):艺术的价值
动画片依照其中一个传说叙述了爱尔兰的国宝凯尔经是怎样产生的。9世纪的爱尔兰,田园般的凯尔。修道院院长,高大冷峻的盖拉赫(Cellach)的全心全意都在筑垒和加固城墙以抵御维京海盗,不但设计图纸,而且亲力亲为在城墙上工作。而他的侄子布兰登(Brendan),虽然不愿违背叔叔,但却是从心里羡慕绘经师的工作——纸笔产生的伟大艺术。当绘经师们由于没有参与城墙上的工作而遭到院长的不满时,他们的牢骚是:"那么我们的艺术呢?"
这时来了一位传奇人物,传说中大绘经师Aidan。在Iona被维京海盗攻陷之后,带着未完成的凯尔经逃离至此。Brendan从他那里得到了启迪和鼓励。
为了寻找制作墨水的材料,他违背院长的禁令,穿过城堡的围墙,见识一直以来认为不需要进入,也不敢进入的森林,也结识了精灵阿诗玲(Aisling)。走进森林,最初感到神秘而充满危险,之后才感受到丰富与生命力。而在城堡之外森林之中,确实也潜藏着危险和黑暗。走出城堡之后,才会发现不许走出城堡的禁令是多么不值得遵守。而Brendan对Aidan从最初的崇拜,慢慢成为Aidan的助手为他帮忙,之后亲自参与凯尔经的绘经工作。当Aidan发现绘经所必需的唯一的The Crystal被自己遗失而痛恨不已时,Brendan已经能够根据Aidan的描述(从黑暗生物那里得来的),而大胆的猜想,The Crystal不止一个,他在城堡外面的森林里见到的那个洞里很可能也有拥有The Crystal。而他不但敢这样猜想,更是勇敢地进入黑暗之洞,打败黑暗生物取得The Crystal。(打败黑暗生物的独眼大蛇,不是靠刀剑,而是以笔画出结界将大蛇困在其中,然后摘下它的眼睛The Crystal,然后他便疯狂地开始吞噬自己了。)
Cellach院长是一个丰满的人物。他原先也是绘经师。当Aidan来到Kells时,他仍然记得"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绘经师Aidan兄弟!"但是他是院长,他依然对一切不积极加固城墙的行为都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尤其是自己的侄子和继承人Brendan。他总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他总说"我们的城墙还不够坚固!"但是当魁梧凶残贪婪不可抵御的维京人最终来临之时,坚毅的Cellach院长不得不绝望地看到,自己设计并建造的城墙在维京人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侥幸挽回一命(但是错误地认为Brendan已死),Cellach院长倒在地上,对身边的众人说"我太累了",他不愿再继续面对了。但是听到"但是你是院长啊!"他又不得不勉强撑着站起来说"对",然后继续履行他的职责。若干年后,当Brendan在Aidan的指导之下完成凯尔经,来到凯尔的时候,老态龙钟的Cellach院长听到Brendan的敲门声却当作死神的敲门声:"我需要更多时间!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
维京人是无法抵抗的。在城堡的田园牧歌之外,是无尽的未知与即将来到的灾难。但是艺术带给人们希望。看到完成的凯尔经,饱经沧桑和挫折的Cellach院长感到了无尽的欣喜和美满。
这部动画片是给孩子们看的,所使用的语言和词汇简单地出奇。但是更出奇的是这样简单的语言仍然具有生动而全面的表达能力。另外,音乐极美。
《我在伊朗长大》 (Persepolis):快乐那么短,生命那么长
查了下Persepolis是波斯帝国的首都。但是我一直没有太理解这个名字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含义。这部动画片还有个中文译名叫《茉莉人生》,应当是强调结尾处再次出现的典故,对女主角影响很大的外婆每天清晨都把一把茉莉花放在胸前以保持女性之美。动画片改编自同名的自传性漫画。因为是自传性的,所以可以说里面的关于政治一些立场是具有个人倾向的。但是事实上,正是由于真诚地无保留地表达了个人的倾向和叙说个人倾向。反倒倾向于,讲述是十分客观的。
玛嘉(Marjane, Marji)计划返回伊朗,但是可能是因为护照或签证的问题还是未能成行。于是在机场回忆以前的事情,黑白版的故事就开始了。最后回忆结束,玛嘉做出租车离开机场。(司机认为她是刚下飞机。)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天真活泼机灵好奇,可能还爱添乱的小姑娘。模仿着李小龙,也幻想着自己是最后一位女先知,还喜欢欺负同伴,对大人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她独立、勇敢、敢言,另外喜欢摇滚。但是不用多久,她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我们也越来越不容易为她感到高兴。
动画片里对伊朗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视角。它告诉我们这样一种可能:原先我们认为黑夜不会长久的,但是黑夜竟然真的越来越深、越来越黑暗而且一直持续下去;原先我们认为出现一个重大转机,黑夜会禁不住这个,但是黑夜不但真的能禁得住,而且输的是我们。
动画片里女先知玛嘉第一次梦见真主时,真主告诉她,"惩罚是我的事,你要做的只是宽恕。"但是从事共产主义的叔叔(小姑娘的初恋?)被处死时,这位女先知就再也不听真主关于宽恕的教诲了。在她第一次回国之后无所事事地混日子时,真主再一次在梦中出现,告诫她要投入生活,而这时另一个人在一旁对真主说"你这总算说对了一句话!",这个人竟是马克思!叔叔曾说过,无产阶级专政在伊朗一定会实现。但是,也许是因为没有实现,才显得它看起来是那么珍贵和美好。
她的言行也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她送到奥地利的法语学校以免在伊朗出事。而当她在国外几近崩溃,打电话给父母说要回家,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提任何问题。这时我们不禁回想起在最早处,小玛嘉对巴黎回来的大姐姐追问埃菲尔铁塔的事情,而大人们则是在阻止她提问题。国外的生活并不如意:结识的朋友都不是积极向上的;无可避免的歧视和不信任;无论怎样她都不能说服自己真正喜欢这个地方。一次不成功的爱情差点要了她的命,而她不能忘记的是,自己处在这个和平自由优越的地方,而家人却还在战争和压迫中煎熬。但是回国之后更是困窘,因为她比之前更加不可能适应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了爱情和婚姻,最终她还是只能再次(永久地)离开这个国家。
玛嘉不是完美的女性,她可以为了虚荣(也是出于自卑)说自己是法国人,也可以聪明地为了自己的安全而编造谎言。但是她也会勇敢的指责老师的虚假教育,甚至勇敢地在大学的论坛争辩,让所有男人哑口无言(用她外婆的话来说,就像把他们的小鸡给割了)。
人总是需要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即使是被人从家园赶出的人,逃离家园的人,始终也还是无法离开家园,因为人的心灵也需要一个家园。所以玛嘉最后还是要做自传式的漫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